揭秘——海南黎族女性绣面纹身的秘密|闲话海南

每次在搜索框输入海南黎族时,总会出现一些脸上带有青色纹身的阿婆,她们脸上的图腾被称为“绣面纹身”,被人类学者誉为“人体上的敦煌壁画”。2005年底,黎族纹身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统计,黎族文身仅面纹就有37式,手臂纹14式,腿纹10式,文身图谱分为斜纹、横纹、圆纹和文字。

黎女纹身图案中,青蛙是最具代表性的动物,蛙纹、蛙人纹和由此演化出的菱形成为黎族最普遍的文化符号,这点还体现在黎族织锦上面。

那么黎族纹身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据悉,纹身前,先将一种果树烧糊磨碎,作为染料,纹身师会在被纹者的待刺部位绘好花纹图案,纹刺时,纹身师一手持藤刺,一手握拍针棒,沿图案纹路打刺。藤刺刺破皮肤,擦去血水,在创口处立即涂上染料。待创口愈合脱痂后,就会出现青色花纹。

纹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对于黎族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五种。

第一,有社会组织的意义,为各族群的标记;第二,为了婚姻,通过纹身辨认是否同一家族,确认是否可以婚配;第三,族属图腾,祖宗留下来的传承印记;第四,纹身可辟邪,保护自己;第五,用于装饰,在黎族看来,纹过身的女人有容貌上的魅力。

关乎黎族绣面纹身的起源,据历史原因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祖宗遗制,死后归属,也就是大多数黎族老人常说的纹身重要性:“不纹就黎不像黎,汉不像汉,没人要,死后祖宗也不会认”,祖先因为子孙太多,很难全部认识,唯一的凭证就是纹身图案,如果活着不纹,死后祖先认不出来,那么将没有归属,沦为野鬼。

第二种是掩盖美貌,保护自己,据说古时候发生战争,把俘掠的妇女当作战利品,所以各族女子在将成年时根据本族祖制图式绣面纹身,易于辨识,另外纹身可以掩盖女子的美貌,借此免成俘虏。

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纹身习俗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一代也意识到绣面纹身对脸部发育以及容颜美观上的影响,基本不再去纹身。黎族最后一代绣面纹身的女性也已逾古稀,再过几十年,我们也只能在历史的长河里回味这独特的黎族文化习俗了。

闲话海南

旨在讲述海南岛的“那些人那些事”,将历史风物、人物逸闻、文化习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述诸笔端,向各位展现一个更有趣、更可爱、更丰富的海南。

平台简介

海南华道和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香港流动媒体公司,运营流动新闻、海外华媒头条,并整合百家世界华文媒体,涵盖报纸、APP、网站、新媒体等,以技术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打造面向全球华人群体的传播平台,讲述中国好故事,展现海南新面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