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钻木取火”,你见过吗?|闲话海南

海南省中考真题中有这么一个填空题: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把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能。

“钻木取火”的传说

说到“钻木取火”大家都不陌生,“钻木取火”的发明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据《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

相传一万年前,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燧木,又叫火树,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有鸟若鹗,用咀去啄燧木,发出火光。有位圣人,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就折下燧枝钻木取火,人们就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氏。

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然而,“钻木取火”并不仅仅是个传说,海南黎族就拥有真正的“钻木取火”技艺,该技艺取火时,用脚踏住钻火板,将钻竿插在小穴内,以双手搓动钻火棒,使机械能转为热能产生火星,火星沿槽而落,点燃引燃物。当引燃物冒烟时,迅速吹风助燃,从而引出火来。

在取火时有一定的技巧,并不是光靠蛮力就可以钻出火来,刚刚发生火星时是看不见的,为了使看不见的火星变成旺盛的火焰必须有一种媒介物,即用易燃的芯绒、芭蕉根纤维、木棉絮等引燃,而且还要不失时机的输氧,才能达到取火目的。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主要留存于海南岛中南部的三亚、五指山、东方等市及琼中、保亭、陵水、乐东、昌江、白沙等县的黎族集聚区。

2根鹧鸪,2分钟取火

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传承人王照良仅需2根晒干的鹧鸪木条,分别作为钻杆和钻板,就能完成钻木取火的工序。在木条下面垫上晒干的茅草和细碎的易燃纤维,钻杆在钻板上经过2分钟的快速摩擦,星点的火苗就从木条中间窜出来,点燃了茅草。

王照良介绍,传统的钻木取火主要分三种,一种是手钻法,一种是弓钻法,另一种是绳钻法,主要的原理都是一样,使机械能转为热能,产生火星进而引燃起火。

如今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不仅是一份文化遗产,还是一项表演艺术,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槟榔谷演出项目中,钻木取火更是作为重要的表演环节,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示这象征着繁荣兴旺的古老仪式。

闲话海南

旨在讲述海南岛的“那些人那些事”,将历史风物、人物逸闻、文化习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述诸笔端,向各位展现一个更有趣、更可爱、更丰富的海南。

平台简介

海南华道和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香港流动媒体公司,运营流动新闻、海外华媒头条,并整合百家世界华文媒体,涵盖报纸、APP、网站、新媒体等,以技术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打造面向全球华人群体的传播平台,讲述中国好故事,展现海南新面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