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新報告發現濫用藥物的情況呈上升趨勢后,以後大家購買撲熱息痛(paracetamol)止痛藥就沒那麼容易了。據報告顯示,每年約有 50 名澳大利亞人死於對撲熱息痛過量,藥品監管機構正在審查是否應繼續讓消費者購買散裝止痛藥。
由治療用品管理局委託進行的一份獨立報告發現,青少年和年輕人使用止痛藥的蓄意過量率最高。在這些年齡組中,女性的過量率更高。
報告發現,儘管近年來住院率和死亡率沒有增加,但濫用的問題仍然“令人擔憂地增加”。雖然對撲熱息痛過量的死亡率不高,但必須要在攝入后六小時內進行治療。
延遲治療可能導致嚴重的肝損傷,有時甚至導致死亡,並且可能因不同形式的藥物而導致情況變得複雜。計劃和衝動性過量服用的發生率相似,但報告發現衝動性過量服用撲熱息痛更經常發生在家中。
消費者也傾向於購買多次量的包裝,這些包裝更常出現過量服用的情況。監管機構現在正在考慮報告中的幾項建議,包括減少出售的撲熱息痛包裝的大小和限制人們在一家商店可以購買的數量。
還建議限制 18 歲以下的人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購買撲熱息痛。該報告還呼籲加強宣傳濫用止痛藥的危險的有關資訊。監管機構目前已就此開放公眾諮詢,諮詢期在10 月中旬結束。 屆時將確定是否修改毒物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