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總理點名阿聯酋巨頭超市:來澳洲挑戰 Woolworths 和 Coles, 加強超市競爭!

大利亞總理 Anthony Albanese 向一家阿拉伯連鎖超市的負責人建議,把業務拓展到澳大利亞,以增加對 Woolworths 和 Coles 這兩大超市的競爭。

但過去其他國際超市連鎖也曾調查過澳大利亞市場,最終決定不進入。

在美國和英國停留一周后,Anthony Albanese 在阿聯酋短暫停留

週三,《澳大利亞—阿聯酋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生效,幾乎所有出口到阿聯酋的商品關稅都將被削減。

Anthony Albanese 在 Abu Dhabi  Lulu 連鎖超市的一家門店停留,該門店設有澳大利亞專區,售賣 Tim Tams、Vegemite 和澳大利亞牛肉。

Lulu 在中東地區擁有 250 多家門店,是該地區最大的超市之一。

Anthony Albanese 表示,他已與 Lulu 董事長 MA Yussuf Ali 討論過在澳大利亞開設分店的事宜。

“我鼓勵他來澳大利亞,我們需要在澳大利亞超市行業增加更多競爭,我和他就此進行了簡短的討論。 

他談到 Lulu 時說:「這是一家非常有影響力的公司。 ”

他們是中東地區最大的超市。 公司規模足夠大,可以直接與(澳大利亞)生產商建立直接關係,無論是芒果生產商、柳丁生產商(還是)肉類生產商。 

“澳大利亞已有 Aldi 進駐,而 Lulu 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參與者,與澳大利亞有合作關係,我當然希望看到更多競爭出現。 

據澳洲消費者與競爭委員會 (ACCC) 稱,在價值 1200 億澳元的超市行業中,Woolworths 佔有 33 % 的份額,而 Coles 佔有 25 % 的份額,這意味著近 60 % 的總銷售額來自這兩大巨頭。

Aldi 的市場份額為 8 %,已經超過 IGA ,後者目前佔 6 %。 儘管如此,獨立超市、肉店和蔬果店仍占澳大利亞消費者購物籃的 29 %,佔比可觀。

相比之下,在英國,最大的超市連鎖 Tesco 佔有 29 % 的市場份額,而前三大連鎖超市的市場總份額達到 60 %。

一些主要的國際企業,例如美國的 Costco 和 Aldi ,已經成功在澳大利亞開設了門市,為消費者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其他公司也曾做過市場分析,最終認為進入澳洲市場不划算。

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國的 Kaufland 連鎖,據報導該公司曾在澳大利亞投入 5 億澳元 開設大型超市,配送中心只建到一半,並雇傭了 200 名員工,但在 2000 年卻突然宣佈撤出市場。

零售觀察人士表示,Kaufland 或許已經意識到,要在澳大利亞取得成功需要巨額投資,而且可能需要長達十年的時間。 與Aldi不同,Kaufland既缺乏耐心,也沒有足夠的資金。

Ritchies 超市首席執行官 Fred Harrison 當時對媒體說按世界標準來看,澳大利亞市場很小,而我們這片土地遼闊但人口稀少。 

澳大利亞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但成本很高,他們可能低估了物流。 

其他打入全球市場的連鎖店,例如 Lidl,迄今都未能在澳大利亞開業。

一家來自阿聯酋的超市連鎖,品牌不明,可能也會在進入澳大利亞市場時遇到同樣的困難。

ACCC 今年早些時候發佈的一份關於超市競爭的報告指出,Coles 和 Woolworths 在價格上“缺乏足夠的競爭動力”。 不過,雜貨價格並非“過高”,而且由於獨立超市數量眾多,以及Aldi和IGA等存在,兩大巨頭並不構成完全的雙寡頭壟斷。

大型連鎖超市堅稱,Aldi 已經降低了價格,尤其是自有品牌商品的價格,而自有品牌商品在超市中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大。

雖然 Coles 、Woolworths ,以及 Aldi 都賺取了巨額利潤,但它們的獲利率相對來說並不高。

Coles 每賣出一件商品,獲利率只有 2.57 %,而 Woolworths 為 2.7 %,這與英國和美國的超市情況差不多。

這些公司之所以能獲得龐大利潤,主要是因為銷售商品的數量非常巨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