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娱乐 Archives -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https://qabwmobile.com.au/tag/中外娱乐/ Queensland Asian Business Weekly Sat, 08 Jun 2019 23:37:35 +0000 zh-HK hourly 1 达文西三大手稿首次共同亮相 https://qabwmobile.com.au/%e7%86%b1%e9%bb%9e/31387/?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8%25be%25be%25e6%2596%2587%25e8%25a5%25bf%25e4%25b8%2589%25e5%25a4%25a7%25e6%2589%258b%25e7%25a8%25bf%25e9%25a6%2596%25e6%25ac%25a1%25e5%2585%25b1%25e5%2590%258c%25e4%25ba%25ae%25e7%259b%25b8 Sat, 08 Jun 2019 23:37:35 +0000 http://cima.modianews.cn/?p=71021 达文西手稿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来源:大公报)驻伦敦记者李威报道:今年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艺术家达文西逝世50 […]

The post 达文西三大手稿首次共同亮相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达文西手稿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来源:大公报)驻伦敦记者李威报道:今年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艺术家达文西逝世500周年,作为全球纪念活动之一,大英图书馆从6月7日开始举办为期三个月的“达文西:运动的思考”展,他的三份著名手稿原本首次於伦敦共同亮相,展现他对自然现象的细緻观察和创造性思维。

  此次展出的达.芬奇这三份手稿原本分别是:大英图书馆收藏的《阿伦德尔手稿》,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福斯特手稿》,以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私人收藏的《莱斯特手稿》。其中《阿伦德尔手稿》完成於1480年至1518年,共有283页,是第二大的达文西手稿,其中涉及机械学、鸟类飞行,及水下呼吸设备的想像图纸等。《福斯特手稿》完成於1487年至1505年,主要讨论了水力工程学及固体测量方法等内容。

  比尔.盖茨私人收藏的《莱斯特手稿》共18页,内容涉及光和天体等天文、地理等诸多领域,但近三分之一的内容是论述“水的运动”,包括推测了不同形状物体被扔进水中可能产生的结果,水的流动以及水在遇到障碍物时的运动改变等。他还分析了相当前沿的潜艇及潜在的军事应用。该手稿是盖茨於1994年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逾3000万美元竞得,他一直拒绝将手稿外借,此次罕有与大英图书馆达成协议。

  大英图书馆馆长安德烈.克拉克在接受採访时表示,本次展览与众不同之处是侧重於达文西的三大手稿,从中揭示了他对自由现象的细緻观察,详细纪录和系统分析,他特别强调运动中的水,认为水是自然的驱动力,运动则是理解自然界的关键,是“所有生命之源”。

  负责策劃展览的朱莉安娜.巴罗恩博士则表示,展览提供了很多重要证据,包括对於达文西如何在纸上进行思考,如何作为科学家和艺术家尝试去理解自然界的原则并设法进行重建。人们可以感受到达文西的创造性思维的深度和丰富性,以及他作为绘图者传达视觉知识的卓越能力。

The post 达文西三大手稿首次共同亮相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研究:超新星爆发间接促使人类祖先直立行走 https://qabwmobile.com.au/%e7%86%b1%e9%bb%9e/31359/?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7%25a0%2594%25e7%25a9%25b6%25ef%25bc%259a%25e8%25b6%2585%25e6%2596%25b0%25e6%2598%259f%25e7%2588%2586%25e5%258f%2591%25e9%2597%25b4%25e6%258e%25a5%25e4%25bf%2583%25e4%25bd%25bf%25e4%25ba%25ba%25e7%25b1%25bb%25e7%25a5%2596%25e5%2585%2588%25e7%259b%25b4%25e7%25ab%258b%25e8%25a1%258c%25e8%25b5%25b0 Fri, 31 May 2019 06:14:37 +0000 http://cima.modianews.cn/?p=70570 (来源:联合早报)美国一项新研究说,数百万年前的超新星爆发,可能间接促使了地球上的人类祖先直立行走。 美国堪萨 […]

The post 研究:超新星爆发间接促使人类祖先直立行走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来源:联合早报)美国一项新研究说,数百万年前的超新星爆发,可能间接促使了地球上的人类祖先直立行走。

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地质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来自一系列超新星爆发的宇宙射线从800万年前开始轰击地球,约260万年前达到顶峰。这让地球低层大气的电离程度大大增加,从而引发大量雷击。

研究人员认为,雷击导致全球性森林火灾,比如使非洲东北部的森林变成热带稀树草原,这是人类祖先被迫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的原因之一。

梅洛特团队分析了全球海床表面的铁60同位素,推断在地球从上新世向冰河期过渡期间(通常认为上新世结束于约260万年前),距离地球163光年到326光年的地方发生过一次超新星爆发。这是一次影响较大的超新星爆发事件,它使低层大气的电离程度增强50倍,从而引发大量闪电。

The post 研究:超新星爆发间接促使人类祖先直立行走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东坡海南》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https://qabwmobile.com.au/%e9%a2%a8%e4%bf%97%e4%ba%ba%e6%83%85/31321/?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3%2580%258a%25e4%25b8%259c%25e5%259d%25a1%25e6%25b5%25b7%25e5%258d%2597%25e3%2580%258b%25e4%25ba%25ae%25e7%259b%25b8%25e7%25ac%25ac%25e5%258d%2581%25e4%25ba%258c%25e5%25b1%258a%25e4%25b8%25ad%25e5%259b%25bd%25e8%2589%25ba%25e6%259c%25af%25e8%258a%2582 Fri, 24 May 2019 07:52:24 +0000 http://cima.modianews.cn/?p=70143   (来源:新华网)5月23日,《东坡海南》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在上海大剧院亮相,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并角 […]

The post 《东坡海南》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来源:新华网)5月23日,《东坡海南》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在上海大剧院亮相,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并角逐第十六届文华奖。

  当晚,1000余名观众欣赏了这台讲述苏东坡谪居海南,竭诚笃行“黎汉一民,华夷同樽”的动人舞剧。该剧通过“翁谪南荒”“黎汉兄弟”“桄榔劝学”“天涯学堂”“鸿雪大梦”五幕,从历史性、民族性、精神性、文学性、艺术性五个方面,塑造了一个立体的、生动的、“海南的”苏东坡形象。

  参评文华奖要求主创团队要将舞台作品的艺术性摆在首位。此次亮相,主创团队通过对独舞、双人舞、群舞的修改润色来体现审美价值,让艺术性得到提升。舞台上,苏东坡扮演者孙科以大气的舞蹈语汇展现苏轼的坎坷人生,以舞“作”诗,向观众呈现了一代文豪的多首佳作。舞美设计方面,通过硬景与声光电的配合,打造出了波涛汹涌的海面,明媚盎然的野趣田园,尽显琼州之美。

  《东坡海南》2016年首演,随后在全国多地巡演60余场,相较于初版,此次演出版在音乐、编舞、舞美、服装方面都有较大修改和提升。孙科、杨峥、彭义博等主演坦言,《东坡海南》是一部立足海南本土文化的舞台艺术作品,团队通过一次次演出,精心打磨,努力以最佳状态展示海南文化风采。

  “这部剧不仅舞蹈美、音乐美,所讲故事也很美,让人们对苏东坡在海南的那段经历有了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主创人员通过对人物价值观的刻画来关照当下,给我们现代人带来启示和思考。”上海市民陈硕说。

  该剧将于5月24日晚演出第二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于5月18日至6月2日在上海举行,充分展示近3年来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艺术节期间将评选出由文化和旅游部设立、表彰专业舞台表演艺术的最高政府奖文华大奖。

The post 《东坡海南》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多样的文明 创造世界共同的未来 https://qabwmobile.com.au/%e9%a2%a8%e4%bf%97%e4%ba%ba%e6%83%85/31296/?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5%25a4%259a%25e6%25a0%25b7%25e7%259a%2584%25e6%2596%2587%25e6%2598%258e-%25e5%2588%259b%25e9%2580%25a0%25e4%25b8%2596%25e7%2595%258c%25e5%2585%25b1%25e5%2590%258c%25e7%259a%2584%25e6%259c%25aa%25e6%259d%25a5 Fri, 17 May 2019 07:22:18 +0000 http://cima.modianews.cn/?p=69673   (来源:中国侨网)敦煌是古代中国认识世界的前沿,也是当时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在这里,来自印度、希腊、波 […]

The post 多样的文明 创造世界共同的未来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来源:中国侨网)敦煌是古代中国认识世界的前沿,也是当时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在这里,来自印度、希腊、波斯等国家和中亚地区的文化,与中国文化平等对话,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使其成为中西文明交往的样板。图为敦煌莫高窟第320窟的壁画。

  斯芬克司(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哈夫拉金字塔附近,长约57米,高约20米,据说由一块巨石雕成,象征法老威严,是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之一。图为古埃及斯芬克司。

  《汉穆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象征。这座在公元前18世纪建造的玄武岩石碑,上端有汉穆拉比从太阳神沙马什手中接受权杖的浮雕像,下面用楔形文字铭刻法典全文。法典除序言和结语外,计有3500行、282条,包括诉讼手续,财产权,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继承以及买卖奴隶等内容,是迄今世界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法典。图为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的《汉穆拉比法典》。

  印度阿旃陀石窟凿于一处马蹄形暗色岩陡崖上,其形成年代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5至6世纪。它集古代建筑、雕刻、绘画之大成,融佛教信仰、文化变迁、社会生活于一体,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饱含深厚的历史底蕴。图为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拍摄的阿旃陀石窟外景。

  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交流互鉴源远流长,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繁荣发展留下无数佳话。歌剧《图兰朵》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传奇故事,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中国和意大利的表演艺术家,以京剧表演艺术和现代舞美设计重新演绎《图兰朵》,广受好评。图为2019年2月5日,实验京剧《图兰朵》在意大利罗马上演。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命题,这个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理解全世界日益成为命运相关的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从文明演进的角度,试图说明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属性;二是近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历史日益转变成“世界历史”,多样的文明愈来愈承担着共同的使命,即构建人类共同的家园。

 

The post 多样的文明 创造世界共同的未来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旅美大熊猫“白云”“小礼物”将回到四川“老家” https://qabwmobile.com.au/%e7%86%b1%e9%bb%9e/31253/?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6%2597%2585%25e7%25be%258e%25e5%25a4%25a7%25e7%2586%258a%25e7%258c%25ab%25e7%2599%25bd%25e4%25ba%2591%25e5%25b0%258f%25e7%25a4%25bc%25e7%2589%25a9%25e5%25b0%2586%25e5%259b%259e%25e5%2588%25b0%25e5%259b%259b%25e5%25b7%259d%25e8%2580%2581%25e5%25ae%25b6 Wed, 15 May 2019 03:08:22 +0000 http://cima.modianews.cn/?p=69499 (来源:中国侨网)14日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旅居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的大熊猫母子“白云”和“小礼物”将 […]

The post 旅美大熊猫“白云”“小礼物”将回到四川“老家”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来源:中国侨网)14日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旅居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的大熊猫母子“白云”和“小礼物”将于16日回到家乡,落户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青城山基地。

大熊猫“白云”为雌性,27岁;大熊猫“小礼物”为雄性,6岁。两只大熊猫与2018年11月回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高高”(雄性,28岁)为一家三口。时隔半年,它们将在四川“老家”团聚。

据了解,圣地亚哥动物园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自1996年起开展科研合作,在大熊猫的保护繁育、饲养管理、行为生态、疾病防控以及公众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圣地亚哥动物园繁育并存活大熊猫幼仔六只,除“小礼物”外,剩下的五只均已在协议期内回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The post 旅美大熊猫“白云”“小礼物”将回到四川“老家”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研究发现抑制果蝇午睡基因 白天多睡影响健康 https://qabwmobile.com.au/%e7%86%b1%e9%bb%9e/31242/?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7%25a0%2594%25e7%25a9%25b6%25e5%258f%2591%25e7%258e%25b0%25e6%258a%2591%25e5%2588%25b6%25e6%259e%259c%25e8%259d%2587%25e5%258d%2588%25e7%259d%25a1%25e5%259f%25ba%25e5%259b%25a0-%25e7%2599%25bd%25e5%25a4%25a9%25e5%25a4%259a%25e7%259d%25a1%25e5%25bd%25b1%25e5%2593%258d%25e5%2581%25a5%25e5%25ba%25b7 Mon, 13 May 2019 08:08:02 +0000 http://cima.modianews.cn/?p=69357 (来源:联合早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果蝇体内有一个抑制午睡的基因,能根据外界温度调节果蝇在白昼的行动,炎热时多 […]

The post 研究发现抑制果蝇午睡基因 白天多睡影响健康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来源:联合早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果蝇体内有一个抑制午睡的基因,能根据外界温度调节果蝇在白昼的行动,炎热时多睡,凉爽时少睡。

新华社报道,美国罗格斯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果蝇体内有一个基因,它会在天气凉爽时被激活,抑制果蝇的午睡倾向,但对夜间睡眠没有影响。研究人员给它起名为“白昼清醒”,英文简称dyw基因。

该基因使果蝇能根据气温灵活调整日常活动,炎热时躲避午间阳光,凉爽时则利用这段时间觅食或求偶等。研究人员认为,果蝇祖先从赤道地区向温带扩张的过程中,这个基因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项发现还显示,动物的夜间睡眠和午睡由不同机制调控。

研究人员说,虽然人体内不存在dyw基因,但可能有着类似的生理机制。对人类来说,白天偶尔小睡对记忆和学习能力有益,但白天睡得过多会增加患糖尿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风险。

The post 研究发现抑制果蝇午睡基因 白天多睡影响健康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美国艺术家菲利普·加斯顿 具象—抽象—新具象之旅 https://qabwmobile.com.au/%e7%86%b1%e9%bb%9e/31203/?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5e7%25be%258e%25e5%259b%25bd%25e8%2589%25ba%25e6%259c%25af%25e5%25ae%25b6%25e8%258f%25b2%25e5%2588%25a9%25e6%2599%25ae%25c2%25b7%25e5%258a%25a0%25e6%2596%25af%25e9%25a1%25bf-%25e5%2585%25b7%25e8%25b1%25a1-%25e6%258a%25bd%25e8%25b1%25a1-%25e6%2596%25b0%25e5%2585%25b7%25e8%25b1%25a1%25e4%25b9%258b Wed, 08 May 2019 06:22:46 +0000 http://cima.modianews.cn/?p=69063 (联合早报讯)香港3月底开放的崭新地标——楼高24层的H Queen’s大厦,进驻八个艺术租户(豪 […]

The post 美国艺术家菲利普·加斯顿 具象—抽象—新具象之旅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
(联合早报讯)香港3月底开放的崭新地标——楼高24层的H Queen’s大厦,进驻八个艺术租户(豪瑟沃斯、卓纳画廊、方由美术、佩斯画廊、艺术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白石画廊及首尔拍卖私人销售画廊SA+),多一个看展新去处。本文重点介绍豪瑟沃斯画廊的“菲利普·加斯顿:画家之形”展览,也是艺术家在亚洲的首展。

美国艺术家菲利普·加斯顿(Philip Guston,1913-1980)的创作生涯横跨上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经过几个重要转折点。他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先锋受到认可,晚年画风自由洒脱,实验性艺术探索对后代画家影响深远。

加斯顿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贫困的俄国犹太移民家庭,1919年迁往美国加州。他曾在洛杉矶的奥蒂斯艺术学院短暂求学,此外全靠自学。

5月底在香港H Queen’s大厦的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画廊看到“菲利普·加斯顿:画家之形1950—1979”的展览,由艺术家之女穆萨·梅耶(Musa Mayer,写了加斯顿回忆录《深夜画室》,中文版将面世)策划,涵盖了艺术家从1950年至1979年创作近50幅绘画。无法想象艺术家早期创作过大型壁画,成名作包括《与战争和法西斯的抗争》。这些兼具乔治·德·契里柯、毕卡索风格、墨西哥壁画的社会现实主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壁画古典特色的壁画创作显示其驾驭大型作品的能力。

40年代初期,加斯顿在画室创作小幅肖像画和寓意油画。他在爱荷华州的首个个展获得好评,也在纽约办展,获颁“罗马大奖”,到意大利旅居一年。回来后,他的风格转向抽象主义,自由率性。他与抽象表现主义代表波洛克、德·库宁、罗斯科,都在纽约市10街上租了工作室。

从飘渺转为厚重沉郁

加斯顿的抽象画风从最初令人联想到莫奈的飘渺,转变为厚重沉郁。1962年在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办大型回顾展,达到艺术生涯的高峰,可他过后淡出纽约艺术圈,用色极简,只用粉、灰、黑尝试大型油画,也用刷子或炭笔创作简化的素描。

60年代的美国社会剧烈动荡,充满了刺杀与暴力,民权运动和反战抗议,让艺术家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加斯顿画中的色调愈发阴沉,充满不安和焦虑。他回忆说:“美国的战事,世界上的种种暴虐。我算什么,居然坐在家里读杂志,我对一切都感到沮丧而愤怒——然后我能做的就只是回到工作室把红色调成蓝色?”

1968年,加斯顿出乎意料地放弃抽象画风,回归具象绘画,发展了极具原创性的绘画符号,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他从日常物品入手,创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加斯顿式物品,包括灯泡、书籍、钟表、城市、木头上的钉子、香烟和鞋子。他在后来的大幅作品中加入超现实元素,用卡通化效果,营造了一系列戴兜帽的古怪人物形象。

加斯顿可以想着任何东西(公事包或地上的虫子)开始作画,在访谈中提及卡夫卡《变形记》故事最神奇的地方是这个人并没真正地改变,他完全清醒,没发生质变,“没有什么能比纯粹的事实陈述更让人震惊”。

从1973年至加斯顿去世的最后10年,他的作品自传性意味愈烈,画家躺着的形象反复出现,人物被抽象成了一个兜帽,或像豆子的头部,睁着一只偌大的眼睛,标志性的奇特造型令人玩味。“说到要画什么,”加斯顿写道:“有一个地方,人和事物在这里被遗忘了,我要唤起对它的记忆。我要看到这个地方。我要画下来我想看到的人和物。”

加斯顿晚期的新具象绘画并不被艺术界所接受,当时抽象画派同志甚至拒绝跟他说话。德·库宁是例外,跟他说:“他们为什么抱怨你做政治艺术呢,还总是说个不停?你知道你真正的主题是什么,那是关于自由的。解放是艺术家的第一职责。”克莱蒙特·格林柏格曾说,有些艺术家(如德·库宁与加斯顿)是“无家可归的”,加斯顿愿意认为这是赞美。

加斯顿曾说:“我希望像一个从来没有画过画也没看过画的人那样去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也是马拉美对真诗人的定义:伊甸园里的诗人。

“菲利普·加斯顿:画家之形1950—1979”展览

即日至7月28日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楼15-16

 

The post 美国艺术家菲利普·加斯顿 具象—抽象—新具象之旅 appeared first on 澳大利亞昆士蘭華商周報.

]]>